玻璃之家讯: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我国稀土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内容。如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
我国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稀土产业成绩令人瞩目。然而,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绝大多数稀土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经济效益下滑,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一些新上马的稀土企业,其发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以高能耗、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据资料显示,由于多年来超市场需求的大量盲目开采,造成稀土市场严重供过于求。个体矿点乱采滥挖屡禁不止,弃贫采富、用土压矿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资源开采的回收率低,国营矿山一般在60%,个体矿山仅达到40%。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稀土市场每年需求折合成100%稀土氧化物约8万吨,而目前我国稀土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8万吨,实际生产量超过10万吨,有80%以上的过剩量。
稀土学会考察团在调查南方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时发现,由于南方稀土矿含量特别低,多是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几,因此提取稀土时用的土地量非常多,翻过来倒过去,象是搞"翻山运动"。
据测算,每生产1吨南方稀土离子矿,产生尾矿2000到3000吨,年产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尾矿超过20到30万吨,占地约20多亩。采矿点的不断增加,遇到雨水,造成水土大面积流失。据报道,江西稀土矿的开采冶炼使赣南地区约有1500万亩土地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4000多万立方米尾沙废土未得到妥善处理,水土流失严重;赣江水系河床升高,据有关部门报告,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鄱阳湖湖底每年升高15厘米,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四川矿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稀土"热"时,县、乡、村、个体和私营业主纷纷开矿。包头的白云鄂博矿也不例外,由于该矿是以轻稀土和铁混合的共生矿,包头钢铁(集团)公司每年从铁矿石中分离出的稀土矿高达四五十万吨,国内企业和出口合计需求只有十几万吨,每年三四十万吨的剩余原料堆积如山,加上一些私营矿点象打″游击战″一样乱采滥挖,造成包头大量的稀土资源闲置,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报载,1998年,包头市5家稀土冶炼厂使该市2万多头只牲畜受污染生病,草场受污染面积达658平方公里。由于稀土原料的供过于求,造成我国稀土冶炼分离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低水平重复建设增长过快,加剧了市场供需失衡,企业间的不规范竞争、竞争降价、压价倾销现象十分突出。一些企业为了保护市场或抢占市场的一席之地,不惜血本地牺牲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有的甚至慷国家之慨,进行自相残杀。目前,不少稀土产品价格已接近成本,有些产品开始亏本倾销,赢利产品已是屈指可数。如此自相残杀的结果,只能是企业受害,国家受损。20世纪90年代初"稀土热"的深刻教训,相信稀土界同行们还记忆犹新。首先是矿山资源的浪费。当时南方矿山一些采矿点置国家有关的稀土开发、开采的规定而不顾,使经多年整顿保留的近100多个生产矿点,一夜之间增加了400多个,到1996年底,这些矿山由于效益不好绝大部分都关闭了,仅矿山建设一项损失就达上亿元。稀土资源的损失以多开采1万吨离子氧化物资源损失量约为5万吨计算,实际资源损失量达2~3万吨,当以10亿元计,而这些资源损失是无法再回收和再利用的。其次是稀土分离厂重复建设使供求关系失去平衡,造成许多厂建成又关闭,这项损失估计在3亿元以上。再次是低价竞销的"内耗战"愈演愈烈,致使产品价格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甚至亏本的境地,最明显的是氧化钇、氧化铕等中重稀土产品下降了2~3倍,其他稀土产品也下降了20~50%,仅此一项损失至少在3亿美元。最后是企业亏损造成的巨额损失估计也达亿元以上。以上这些恶性循环竞争已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稀土市场秩序。
实现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要求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受法律约束和规范。同时,市场经济又是竞争经济,竞争经济又要求竞争主体必须依法竞争、公平竞争、有序竞争,任何离开法律约束的恶性竞争、无序竞争都是市场经济所不允许的,与科学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笔者认为,当前稀土市场的竞争是极不正常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还会引起新一轮的"稀土大战",到头来真正蒙受经济损失的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让外人"坐收渔利";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是断子孙路的行为。对此,稀土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规范矿业秩序,加强资源保护,合理开采,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我国稀土产业无序竞争的源头在于矿山开采和矿产品的经营上,在超额利润的驱动下,矿山盲目开采扩建,乱采滥挖严重破坏资源。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是"国宝",属于国家保护性开采矿种。池浸开采方法稀土回收率低,只有30%~50%,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包头稀土矿资源利用率约6%。国家应从立法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规范矿业秩序,严格执行采矿许可证制度,严禁无证采矿,制止乱采滥挖行为;应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对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执行国家保护性开采政策,对违法者给予停止或取消采矿权。要合理规范资源利用总量和开发力度,加强科学研究与管理,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国家一方面还要加强各省在稀土总量控制上的联合行动,打破省区界线,实行总量控制;另一方面还要限制生产雷同产品和初级稀土化合物,禁止低价出卖稀土资源的行为。
第二、加强三废治理,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我国稀土产业只有贯彻环保第一的原则,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稀土工业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还占相当比重。江西、福建、广东南方地区采用池浸工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每开采10吨稀土氧化物要破坏160~200立方米地表植被,要剥离表面和出池尾沙达1006~1600立方米。全国稀土冶炼企业100多家,其中相当部分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发展初期存在基础薄弱,技术起点低,治理欠账多,小型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落伍,无环境治理设施,粗放经营。稀土焙烧、冶炼和电解系统排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未经处理或治理不达标,稀土湿化冶炼产生大量废水,含有氨、氯、硫酸根、氯离子和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达几倍到几十倍。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稀土工业在环境治理方面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国家和地区有关部门一要采取有效措施,把治理整顿稀土企业环境污染问题落到实处;严格执行环保法,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对那些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要限期进行治理,经治理仍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坚决实施关停并转,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二要加强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环境污染的标本兼治。三要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研究开发无污染采、选、冶新工艺,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改变目前末端治理的被动局面。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我国稀土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资源有限,创新无限,科技创新对发展我国稀土产业至关重要,是提高我国稀土产业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可以解决稀土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应用领域的研究,提高设备工艺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虽然是稀土大国,但不是稀土强国,无论在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种方面,还是在专利拥有、高附加值产品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应用方面,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稀土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都很低,其根本原因是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开发能力不够,产品技术含量还比较低,因此,我国稀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充分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走出一条高起点、精产品、高质量、多品种、低能耗、高效益、可持续的内涵式、集约式的发展道路。具体地说,就是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高技术新材料及其高附加值应用产品,比如高综合性能稀土贮氢合金材料、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新型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高性能电子陶瓷、高性能稀土光学玻璃材料、稀土纳米材料等等,并使之实现产业化,形成产业链,从而提高我国稀土产业的科技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我国稀土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为稀土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要根据发展目标,做好核心技术的开发、引进与储备,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同时,还要加强对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再生回收、环境保护、矿山安全等关键性技术的开发研究,重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有条件的大企业集团对基础理论和前瞻性重大课题的研究。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科学的人才观要求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第一优势的观念;必须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人才评价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必须建立对人才的激励机制,营造一个培养人才、留驻人才、吸收人才的良好环境。近几年来,我国稀土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导致稀土经营人才、应用研究人才短缺,导致稀土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稀土应用产品开发缓慢。因此,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重点培养一支高层次的人才队伍迫在眉睫。一是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内外市场,懂经营、善管理、会理财,具有国际水平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二是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学有专长、熟悉本专业最新知识的技术骨干队伍;三是以提高技术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素质全面、技术精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能工人队伍。我们只有结合稀土企业发展的实际,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三个层次积极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培训,全力构建学习型企业,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的良好氛围,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稀土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关联度密切,市场全球化特点突出,其后续产业链发展空间广阔,只要我们顺应国家产业导向,坚定地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我国稀土产业才会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玻璃之家是专注于玻璃,幕墙玻璃,玻璃幕墙工程十大品牌的新闻资讯和玻璃,幕墙玻璃,玻璃幕墙工程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和网上购物商城,敬请登陆玻璃之家:http://boli.jc68.com/
玻璃之家:我国稀土产业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7-02-27 浏览: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