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之家讯:玻璃工业属基础的原材料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玻璃及其加工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装饰装修、电子信息、太阳能利用及其他新兴工业,不仅用作生产资料,也是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
玻璃行业突出的特点,一是玻璃属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原料离不开矿物,生产离不开窑炉,同时又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二是平板玻璃生产连续性强,一经投产一般需连续运行6~8年,中间不能停产;三是资本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产业,是规模和结构缺一不可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玻璃工业发展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我国玻璃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发生了巨大变化。
30年来,我国玻璃工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创造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浮法玻璃生产工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玻璃工业的技术结构、规模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节能减排和环保成效显著;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产品品种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191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平板玻璃总产量达5.74亿重量箱,已连续19年居世界第一,目前占全球总产量近一半左右。
进入新世纪以来8年间(2001~2008年)新增12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新增产能3.7亿重量箱,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在平板玻璃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品种不断增加,先后研制开发了超薄玻璃(0.55~1.3mm)、超厚玻璃(15~25mm)、在线镀膜玻璃(阳光膜和low-e膜),以及自洁、超白、本体着色、微晶、防火超白压延、太阳能镀膜玻璃等新品种,并利用国产技术建成900~1000t/d大型浮法玻璃生产线。
近年来,我国加工玻璃及玻璃机械制造业也有了长足发展。据粗略统计,加工玻璃主要品种(安全、中空和镀膜玻璃等)年产近6.8亿平方米,折合1.7亿重量箱,加工率达32%。新的功能玻璃也不断涌现,如调光调温玻璃、太阳能玻璃、新型节能中空玻璃等。国内自行开发的预处理、钢化、中空、夹层、镀膜系列配套设备,可生产安全、节能、环保、隔音、生态、电子等功能玻璃。国产设备价格低廉,性价比好,大幅度降低了我国加工玻璃的生产成本,为我国加工玻璃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加工玻璃行业80%采用国产设备,加工设备制造已成为生机勃勃的新兴行业。
我国玻璃工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政策、法规的驱动所提供的良好环境;同时也得益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洛阳浮法技术”的不断完善提高;得益于对外开放,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水平;得益于不断深化改革、改制、实施产权多元化,一些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为行业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玻璃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存在周期性波动大;产业集中度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结构不合理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行业大而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
多年来,我国玻璃工业尽管实现了快速发展,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行业大而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品种、整体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还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优质浮法和深加工率偏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特别是企业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较差,缺乏具有驱动力的技术创新机制和能力。科技对玻璃工业经济效益贡献率较低;一些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由于企业分散,开发的技术成果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对引进的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不够,更缺乏二次创新。
(二)行业发展存有较大盲目性,造成发展不平衡,周期性波动大
平板玻璃工业属能源、资源消耗型产业,年耗能约1000万吨标准煤;又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平板玻璃生产连续性强,不利于产能调控;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燃料比价关系不合理,重油、天然气、煤、焦炉煤气等不同燃料品种价格差别很大,促使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追逐低成本燃料,到有廉价燃料资源的地区建设新线,进一步增加产能,导致更加严重的产需矛盾。正是基于上述基本情况和特点,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调控十分重要。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民间资本的不断丰富,地方项目投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企业投资欲望十分强劲。目前尽管市场不好,但在建、拟建浮法玻璃生产线仍然较多(初步统计在建25条线,产能9550万重量箱,拟建19条线,产能6900万重量箱)。如不严格控制,将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和国家财产、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发展不平衡还体现在区域布局不尽合理,玻璃属于区域性产品,销售半径受运输费用的制约。一般在600公里以内较为经济。从我国目前浮法玻璃地区分布情况看,东部沿海地区过于集中,西部地区偏少,有些省区仍是空白。
(三)整体质量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玻璃在建筑上应用仅限于“透明采光,挡风防雨”,而现在一些高级建筑、汽车、装饰装修以及建筑节能、电子信息和太阳能利用等都需要高质量及特殊品种的玻璃。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浮法玻璃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追求高质量产品已有现实基础和可能。
根据统计分析,目前我国浮法玻璃生产线,按质量等级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其中高档生产线(即优质浮法线),技术装备水平较高,能稳定生产制镜级产品、汽车级以上产品比例大于70%。合资线及部分国内高档生产线均属于该类别,其总量为14000万重量箱,占浮法总量29%;中档线(国内普通浮法线),能稳定生产汽车级及建筑级产品。总量为30700万重量箱,占浮法总量63%;低挡生产线,长期生产建筑级产品,不具备生产制镜级和汽车级产品能力,其总量为3300万重量箱,占浮法总量的8%左右。
我国玻璃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浮法玻璃外观质量标准偏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护和保持能力较弱、检测和分析能力不强、质量认证的种类偏少等。
从产品结构看,优质浮法和深加工率偏低,节能玻璃使用率偏低。目前,普通浮法玻璃过剩,但同时存在结构性缺口,一些电子玻璃、汽车玻璃、高档建筑玻璃等还需进口;优质浮法比率偏低,仅为29%;玻璃深加工率仅为32%,而世界平均水平约55%,发达国家达65%~85%。加工后的增值率我国仅为原片2.5倍,发达国家为5倍,因此在加工数量和加工深度上均有较大差距。
节能玻璃在建筑中的使用率低,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等节能玻璃在建筑中的使用率不足10%,一般仅限于公共建筑。而欧美基本普及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占全部中空玻璃的比例超过50%。
(四)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玻璃行业虽然总量居世界第一,但生产过度分散,浮法玻璃企业就有50多家,平均规模只有600余万重量箱。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企业。全国只有一家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前10家玻璃企业生产集中度(按产量计算)仅有43%,规模在1000万重量箱以上的企业只有11家,行业呈分散竞争状态。长时间以来存有过度竞争,影响行业整体效益,制约行业健康发展。
玻璃行业是资本密集和劳动力密集行业,是规模和结构缺一不可的行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而国外行业发展的模式是“生产高度集中和注重海外业务的跨国大公司”。
玻璃之家是专注于玻璃,幕墙玻璃,玻璃幕墙工程十大品牌的新闻资讯和玻璃,幕墙玻璃,玻璃幕墙工程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和网上购物商城,敬请登陆玻璃之家:http://boli.jc68.com/
玻璃选购:我国玻璃工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2015-01-20 浏览:25